发布时间:2022-12-05 14:26:33
在治疗非糖尿病相关的疾病时,部分药物可能引起高血糖。本文盘点了可能引起血糖异常上升的药物。
?
一、他汀类降脂药物
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国家药监局《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均对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异常进行过警示。
?
据第5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截至?2012?年 4 月 6 日,我国上市的 8 种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异常不良反应 2540 例次,其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血糖异常报告比例较高。最后上市的匹伐他汀未见增加新发糖尿病[1]。
?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与剂量有关,有研究显示基线期空腹血糖水平是新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血糖水平高于低剂量组。
?
他汀类药物对血糖代谢的影响与其溶解性有关。有研究显示,亲脂性的阿托伐他汀通过阻断 PI3K/Akt 胰岛素信号通路能抑制胰岛素,阻碍葡萄糖吸收。亲水性的匹伐他汀钙对葡萄糖的吸收没有影响[1]。
此外,一项国外研究显示,洛伐他汀有一定的降糖作用,降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
?
二、降压药?
某些抗高血压药可增加发生糖耐量损害的风险,引发糖尿病或恶化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
1.利尿剂
吲哚帕胺是利尿类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种,有报道称该药会引起个别人血糖升高,但对于没有糖代谢异常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影响很小[3]。已有糖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慎用。
利尿剂中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空腹血糖升高。需要神农百草膏 绿力注意,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类药品可致病情加重,隐形糖尿病患者可因此出现症状。
还有研究显示,苄氟噻嗪、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在降压的同时会导致低钾血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增加高血糖的危险。
2.β 受体阻滞剂
该类药物,例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奈比洛尔等均对糖、脂代谢均可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4]。其引发高血糖的机制是抑制胰岛 β 细胞分泌胰岛素,并影响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引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
三、激素类药物
1.? 糖皮质激素类
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类固醇性糖尿病。其引发血糖升高的机制是通过促进脂肪生成和糖原异生、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
各种糖皮质激素均可引起血糖升高,如醋酸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血糖升高的程度与使用品种、剂量、时间、给药方式有关。
2.性激素类
口服避孕药主要成分为雌激素与孕激素。其对糖耐量的影响与计量有关,剂量越大对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影响越大。通常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左炔诺孕酮对糖代谢的影响最明显,甲地孕酮较小。
3.生长激素类
对于生长激素水平降低的老年人,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可使体内的脂质构成发生有益的变化,但是这种疗法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关节痛、腕管综合征和血糖升高。
4.? 甲状腺激素类
左甲状腺素钠、碘塞罗宁钠可使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宜适当增加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剂量。
四、免疫抑制药
可引起血糖升高的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 A、他克莫司、麦考酚酯。该类药物多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预防。其引发血糖升高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为造成胰岛细胞坏死、空泡样变,从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5]。这种升血糖作用可逆,并呈时间和浓度相关性[6]。
五、拟交感神经药物?
拟交感神经药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经常被用于哮喘的治疗,但它们可能引起高血糖症,尤其在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神农百草膏官网,更容易发生。与普通健康人群相比,如糖尿病病人在使用沙丁胺醇时,会出现更高的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和甘油三酯水平。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少药物剂量而改善,终止治疗则可消失。
六、抗病毒药物
如奈非那韦、沙奎邦韦、茚地那韦等,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在开始用蛋白酶抑制剂抗 HIV 病毒治疗后或长期使用后,均有可能发生高血糖症[7]。所以对于 HIV 感染者在应用蛋白酶抑制剂控制病毒时,在开始蛋白酶抑制剂治疗之前和第一年治疗中每 3~4 个月检测基础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则可减少血糖监测次数。
七、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品品种繁多,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为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不良反应,国家药监局在第?35 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示,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品有引起血糖异常的风险。
图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第?58 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援引的一项 2013 年大样本研究显示,氟喹诺酮类药品中莫西沙星出现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的比例最高。所以使用该类药品时,需时刻检测患者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加替沙星可导致严重或致死性的低血糖或高血糖,其引发的低血糖一般出现在用药早期(三天内),高血糖多在用药三天后出现[8]。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国家药监局已分别在第 11 期和第 24 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进行了警示,该产品已禁用于糖尿病患者。
八、茶碱类药物
如氨茶碱过量,可使儿茶酚胺释放,导致血糖增高。所以糖尿病合并哮喘的患者如若使用茶碱类药物要注意用量。
九、抗精神病类药物
抗精神疾病的第一代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第二代药物有: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其中,产生血糖升高不良反应的主要是第二代药物。FDA 对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发出血糖异常不良反应的警告。
研究显示,氯氮平、奥氮平对血糖和体重的影响最大。利培酮、喹硫平次之。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影响最弱。鲁拉西酮对血糖并无显著影响[9]。
?
十、化疗药
除了化疗中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类药物可升高血糖外,化疗药物的直接和间接毒性可能导致血糖异常,铂类、门冬酰胺酶、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对胰岛 B 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可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剂分泌导致血糖升高[11]。化疗药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可间接干扰血糖代谢[12]。
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扶氏神农百草膏和昊昌哪个好文献
[1]胡大一,匹伐他汀的数据为何显示不增加新发糖尿病[J].中国医刊,1008—1070(2016)01—0013—04
[2]Wen? H, Gris D, Lei Y, Jha S, Zhang L, Huang MT—H,Brickey WJ, Ting JPY: Fatty acid-induced NLRP3-ASC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terferes with insulin signaling[J]. Nat Immunol2011;12:408—415.
[3]?徐果,陈志恒,张浩,朱小玲,曹霞,杨娉婷,刘雪莲.吲达帕胺对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J]. 临床荟萃,2011,(09):803-804.
[4]?王彦苏,包玉倩.非内分泌激素类药物相关高血糖的研究进展.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12(2):117-120.
[5]?Pereira MJ, et al. Cyclosporine A and tacrolimus reduce the amount of GLUT4 at the cell surface in human adipocytes: increased endocytosis as a potential mechanism for the diabetogenic effects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 Oct;99(10):E1885-9神农百草膏的价格4.?
[6]?Prokai 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 Pediatr Diabetes. 2012 Feb;13(1):81-91.
[7]徐艳丽,?蒲艳春.?引起糖代谢紊乱的常见药物[J]. 中国药物警戒.2012,9(4),228-227.
[8]赖阜培, 李碧青. 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J]. 社区医学杂志, 2008, 6(4):3..
[9]赵晋娴,时文菊,孙宁华.抗精神病类药物对患者血糖影响的观察与治疗分析[神农百草膏说明J].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123-124.
[10]?解胜兰,韩素新.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异常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8):27-28.
[11]汪涛,邢丽.药源性糖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02).
上一篇: 瑜伽中常见的一个坐姿体式
下一篇: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和理财已经成为现代人经济生活的重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