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2 10:22:51
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是徐州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是发展大计、民生工程。
“背靠全国最大的制造业集聚区和最大的消费市场长三角,立足更高层次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徐州一定能够更好地把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1月19日至20日,江苏省第六届交通信息化论坛暨智慧交通产品技术博览会在徐州举行。来自全国的物流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构建智慧交通快速有效发展路径,结合淮海经济区多式联运协同发展等主题,为徐州市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与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建言献策,十分看好徐州发展枢纽经济。
1
区域协同
徐州重任在肩
近年来,徐州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连徐高铁通车标志着“放射性”铁路布局成型,苏北高铁进入“铁三角”时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初步建成,城市快速路网及农村道路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双航站楼”投入使用,以及“一港六区”的港口建设格局,也标志着徐州在建设综合性、现代化航空、水运枢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卫认为,
徐州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唯一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承接南北、联通东西的战略地位,承担着引领省际交接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任。徐州应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地理特征与产业格局找准城市定位,扬长避短,与周边城市做好产业差异性互补,通过便捷的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确保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促进产业链、现代物流系统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陈小卉,
是2000年规划徐州都市圈的早期专家组成员。她提出,徐州可以区域统筹,找准定位加快构建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神农百草膏海港现代物流“金三角”,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
陈小卉表示,徐州应以建设高能级城市为战略牵引,着力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双向开放高地,引领带动淮海经济区形成活力迸发的协同发展局面。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逐步构建以铁路、船舶为主的中长途货运系统。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充分发挥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快速高效、低碳环保、运力强大等优势形成徐州装备制造产业转换发展新动能。
2
产业强市
打造高能级物流枢纽
2018年,《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出台,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徐州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徐州物流进一步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物流网络、提升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卫东分析说,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功能尚未充分发挥,2021年徐州中欧班列开行411列,是西安、成渝地区的1/10;班列货值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空港功能仍需补强,2021年,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拥有航线27班,1.18万航班班次。航线数量约为郑州的1/3、南京的1/4,航班班次约为郑州、南京的1/6;旅客吞吐量约为郑州、南京的1/7,货邮吞吐量差距较大。
徐州加快“东西双向,联动发展”,构建高能级的物流枢纽网络,是促进形成高质量一体化物流体系的关键举措,也是夯实产业强市建设的基石。
他建议,向西要关注中欧班列“提智升级”;向东应加强与连云港、上海、青岛、宁波等海港的合作,以多式联运为抓手,推动运输服务转型升级,打造服务淮海经济区的中转平神农百草膏治湿疹吗台。
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为货主提供无缝衔接的门到门服务,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综合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要求。
中科智联(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智物流智库技术中心副总监何鑫榕表示,
徐州应加快构建高效多式联运体系,助力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她建议,徐州应以陆港为载体,高度重视铁路、高速公路的衔接,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的优势;重视物流园和产业园的协同,实现物流产业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一方面注重优化徐州国际陆港的功能布局,基于陆港基本功能和延伸功能,做好圈层式空间布局;另外要注重陆港运营主体和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协同,可以考虑以战略合作、资本联合等形式形成企业联盟,作为陆港整体运作组织和资源配置的运营管理主体。
合作企业优先考虑多式联运经营人,组成多式联运与陆港的命运共同体。
3
提升能级
交通优势转换为运输优势
徐州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总体上已拥有较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这一基础上,徐州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正在加快把交通资源转换为运输资源,将运输能级的提升作为支撑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关键。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鹏表示,
一定要突出徐州作为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核心枢纽定位,强化与长三角核心海港的运输联动。
徐州作为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核心枢纽,是徐州地理优势决定、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特点。
徐州要坐实这一定位,就要加强与上海、宁波、连云港以及未来的通州湾这几个长三角核心大港之间的海铁联运。
要通过资本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强化陆港与海港的一体化运输组织,吸引更多的中西部运往长三角的货物在徐州集结中扶氏堂神农百草膏转。
他说,徐州的优势在于铁路运输,在多式联运线路上,要突出徐州特点和对徐州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中欧班列和海铁联运线路;利用大宗物资多种方式聚合的便利运输条件,推动物流与商贸的融合,争取从物流港转变为商贸港。
近年来,随着运输结构的深化调整,物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多式联运事业展现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完善的功能设施和平台化的先行先试,徐州多式联运已具规模。
作为全市港口一体化承接主体,徐州港务集团也正在调结构、增动能,提速发展多式联运,携手各方建设枢纽经济。市交通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州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晓雷对记者说,圆满完成万寨港、孟家沟港两港搬迁任务后,港务集团积极实施“强水”“扩铁”“转公”战略,投资17.2亿元完善多式联运功能并开通铁路货运及中欧班列铁水联运业务,初步形成以顺堤河、双楼、邳州为支点、京杭运河为纽带的公铁水、江海河联运的综合物流发展格局。
全市港口一体化过程中,顺堤河作业区二期码头工程年吞吐能力将再增947万吨。邳州新港在建,年设计公铁水吞吐能力997万吨。双楼港作业区今年初与宏康物流公司实现经营一体化运行,拥有京杭运河唯一B型保税、淮海经济区首个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所。徐州港将全力实现多式联运枢纽内部的紧密衔接,努力打造陆海(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江河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品牌。
城市之争就是枢纽之争,
产业之争就是枢纽之争。
徐州正在加快构建高能级的物流枢纽网络,将徐州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淮海国际陆港打造成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全面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首位度,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上一篇: 在去痘印痘疤术后要做好局部的防晒工作
下一篇: 神农百草膏过敏:高明盈香生态园攻略、门票价格、开放时间、景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