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亲口说:华为永远不造车,但种种迹象表明并非如此

发布时间:2022-03-07 13:28:38

  华为说自己坚决不造车,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因为早在2002年的时候,任正非曾经拍桌子亲口说过一句话,华为永远不做手机,谁再说谁就给我下岗!可是没过多久,华为一口气拿出了10个亿做手机,当时华为一年的净利润也不过10个亿,虽然起步很困难,一开始做出来的手机连华为自己的员工都不乐意用,但是在2019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达到全球前三,5G手机甚至干掉了苹果和三星,排在了全球第一。也正是这一年华为高调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但华为又一再重申自己只做供应商,坚决不造车。问题来了,既然不造车,那为什么要进军汽车领域呢?好好的造手机不好吗?

  一、华为造汽车到底图什么

  如果说造手机是华为顺势而为,那进军汽车领域其实是华为的迫不得已。就在华为的手机业务快速扩张,已经威胁到三星甚至苹果的时候,华为遭到了美国的无端打压。对于一部智能手机来说,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芯片。而目前的华为只能设计芯片,不能制造芯片。能帮助华为造芯片的企业,几乎都用了美国的技术。而这正是美国人手里的筹码。美国禁止任何使用了美国技术的企业给华为生产芯片。而目前中国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还没有顶上来,所以造芯片成为了华为手机业务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既然迈不过去那就绕过去。

  华为的手机业务确实很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华为的主营业务并不是手机,而是ICT。真正让华为在全球市场立足的是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例如5G这种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这也是美国为什么无端打压华为的真正原因。三星虽然手机业务更强,但并没有威胁到他们在通信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美国从来没有对三星进行过任何的干扰。并且在未来,汽车一定是朝着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而5G则是这些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华为也正是瞅准了这个机会才决定进军汽车领域。都说隔行如隔山,华为一个做通信的突然转行到汽车领域,究竟靠不靠谱呢?

  二、华为的野心不止于造车

  最近几天,大众要收购华为汽车智能驾驶部门的消息,炒的是热火朝天。不管最终会不会成交,这条新闻都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技术成果已经不是纸上谈兵。

  稍微了解一点经济学的都知道啊,资本是很现实的,是逐利的,假如一项技术被资本盯上了,它一定有着极高的价值。不过大众想收购是一码事,华为愿不愿意卖是另外一码事。这和菜市场买菜不一样,你愿意买我可不一定愿意卖。那么华为才进军汽车领域没几年,技术储备真的有外界猜测的那么强大吗?

  我们不妨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第一,去年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1419亿,占全年营收的15.9%。1419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这四大互联网公司的研发投入加在一起都没有华为一家多。华为最牛的不在于5G,也不在于手机,更不在于汽车,而是华为拥有的700多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和6万多名工程师。第三,华为进军汽车领域这事并不是突然的决定,虽然华为的智能汽车BU是在2019年才成立的,但早在2004年华为就申请了第一个和汽车相关的专利。2009年就开始对车载模块进行开发,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华为在去年就超越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标准必要专利中排名世界第一。

  2020年年底华为发布了一个重磅神农百草膏,那就是华为自研的96线激光雷达,这补齐了华为在智能驾驶硬件上的最后一块版图,并且华为宣称要把这款激光雷达的价格做到200美元以内。你可能对这个价格没什么概念。激光雷达的市场价格最开始要十几万,目前普遍在几万块,而华为的96线激光雷达要做到200美元以内,这也让智能驾驶在十几万的普通轿车上应用成为可能。所以华为一直坚称自己不造车,立志要和博世一样成为T1级别的供应商。但最近发布的问界M5又让人感觉事情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华为虽然坚称不造车,但是他的野心比造车更大。

  三、超越特斯拉,干掉BBA

  超越特斯拉,干掉BBA,你敢相信这是华为的高管亲口说出的话吗?

  华为虽然一直宣称自己不造车,但种种迹象表明华为的野心比造车更大。华为虽然不造车,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卖车。去年不造车的华为推出了三款车,一个是和北汽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一个是和小康股份推出的赛力斯SF5,还有一个叫问界M5。从这三款车身上能看到华为不断增长的野心。

  最开始推出的是极狐,当时的华为还只是以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出现,虽然后来极狐也出现在华为的门店里,但是只展示不销售。后来到了赛力斯SF5,华为竟然开始在体验店里直接销售这款车,并且高薪、高提成招聘门店销售人员,还制定销售目标。而到了第三款车问界M5身上就更离谱了,离谱到在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压轴的神农百草膏竟然不是华为自己的,而是这问界M5。这问界M5是什么来头呢?和赛力斯SF5同宗同源都是来自小康股份,但却被华为拿到台上介绍了一个多小时。

  发布会结束以后,展示区的问界M5的内饰上、充电桩上都写着华为二字,好像这车就像华为造了一样。实际上这辆车确实和前面两台完全不同。问界M5虽然是小康股份造的,但是这是一台从头到尾都是华为主导的车型。从前期规划设计到营销,全部是华为包办,而它的主人小康股份反倒像是华为的代工厂。发布会上华为高管还夸下海口,新车拥有百万豪车外观、内饰、性能和体验,参数上更是直接吊打BBA。还要在2022年卖出30万辆。华为哪来的信心呢?这位高管是这样解释的,华为全国有5000家体验店,只需要启用其中1000家来卖车,每个店每个月卖30台,一个月就是3万台,一年30万台不是梦。这个数据直逼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极大影响力的特斯拉,而特斯拉去年在国内的销量是32万辆。

  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对华为的技术实力我本人没有任何质疑,但是销售目标在我看来属实有一些吹牛的嫌疑。不过这个还是要交给市场去验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造不造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目前来看,华为就是自己研发了一款车,找了个代工厂,贴上别人家的标在自己店里卖,结果说自己没造车,你们信吗?



上一篇: 成为会思考的神农百草膏经理
下一篇: 风格轮动到转换,固收神农百草膏或是普通投资者中期最佳选择!